您好!欢迎您来到青年文学家杂志官方网站(唯一官方网站) 青年文学家编辑部投稿信箱:qnwxj@vip.sina.com  

期刊版权

YOUTHLITERATOR COPYRIGHT

2025年05上总第901期

社长/总编辑:周贵玉  
总   编   审:王长军  
副 总 编 辑:刘思信  
总编办主任:刘一鹤  
编辑部主任:赵亚南  
社 长 助 理:李晓玲  
艺 术 总 监:宋 轲 
编 辑:刘狄  张春梅  臧鑫            
美 术 编 辑 :王志龙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21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1094/I  
广告许可证:齐工商广字 
23020040000026 号  
主管: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主办:黑龙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杂志社有限公司  
社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胜利小区 5 号楼  
邮编:161005  
电话:0452-2429996  
印刷:廊坊市伍福印刷有限公司  
邮箱:qnwxj@vip.sina.com 
国内发行:齐齐哈尔市邮政局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399 信箱  
邮发代号:14-26  
发行方式:邮局订阅和自办发行  
出版日期:每月8日,18日,28日  
邮购: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杂志社有限公司发行部  
本刊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蒙 王左泓 叶延滨 冯骥才 
孙 莉  李曙光 李 琦 张抗抗
阿 成 常新港  梁晓声 韩 英  
颜 楠  

本刊声明  
    本刊作者文责自负,来稿不得侵犯他人版权,如有此类情况,本刊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本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因个别稿件原作者地址不详,请作者本人见刊后与本刊联系,以便寄发样刊。本刊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后一个月内未收到回复,可另行处理。 

目前的位置:首页>> - 古典文学 >> 看民国单身狗如何“脱单”
古典文学

看民国单身狗如何“脱单”

发布时间:4/21/2017 10:06:21 AM | 浏览次数:193次
看民国单身狗如何“脱单”
/佚名
如今电视相亲节、婚恋网站、交友APP风生水起,相亲和征婚这种传统方式利用电视和网络变得更加公开化。那么,在没有电视和网络的年代,单身狗都是怎么“求脱单”的呢?
情人节,面对朋友圈鲜花、巧克力等各种礼物的轰炸,单身的你是否感觉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想要脱单的愿望是不是更加强烈了?
如今电视相亲节、婚恋网站、交友APP风生水起,相亲和征婚这种传统方式利用电视和网络变得更加公开化。那么,在没有电视和网络的年代,单身狗都是怎么“求脱单”的呢?
报纸征婚第一人
如今借于社交网络的便捷,发个征婚交友广告都不是新鲜事儿了,但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社会,敢在报纸上发布征婚启事,那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个人就是民国奇人章太炎。
提到章太炎,大家熟知的是两个身份:一个是举世公认的国学大师,另一个则是忧国忧民的革命家。虽然章太炎的学问做得非常好,当时北京大学的教授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学生,可是他对此并不是太在意。反而是“革命家”这个身份,让他最起劲。
章太炎的反骨,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暴露出来了。章太炎生于1869年,那时正值晚清。章太炎从十几岁起,就整日里满嘴的反清言论。在旁人看来,这些言论既是危险的,又是疯癫的。
转眼间,章太炎就到了娶亲的年纪。可是,别人都把他当成疯子,不敢把女儿嫁给他。对此,章太炎并不着急,可他的母亲却急坏了。无奈之下,急着抱孙子的章母只好把自己的陪嫁丫头嫁给了他。可这个丫头不太长命,不久后就病故了。如此一来,章太炎就成了光棍儿。
既然成了光棍儿,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著名的《顺天时报》上刊登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则征婚广告:“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章太炎的以上言论,放在今天来看,纯粹是地域歧视。可章太炎就是这么坦率。
章太炎的征婚广告似乎没收到什么效果。因为那时候的女士尚处于保守之中,哪敢应征呢?不过,这则征婚广告引起了章太炎诸多朋友的注意。他们齐心协力,为章太炎找寻合适的伴侣。最终,经朋友介绍,章太炎与巾帼不让须眉的汤国梨女士结婚。
“段子手”的征婚启事
自打章太炎开启报纸征婚的先河,民国时期的单身狗们纷纷效仿。开始这些征婚启事还算正常,后来画风竟越来越歪,现在看来这一个个奇葩的征婚启事,堪比如今段子手笔下点击过万的小段子们。
1930年第1期的《青天汇刊》上,收录了一位男子的征婚启事。现年24岁的“某君”,准备去欧美国家考察学习,离开之前想找一位女伴。倘若女方也有意出国,“某君”愿意出资赞助;如果不愿意,那待他回来后两人结婚也可。“某君”共提出了六项条件。比如,年龄应在17岁至20岁之间,身家清白,初中毕业及以上(大学生更好),性情温和,思想活泼。还特意指出了对女方身体的期待——“奶部未曾压束者”。
如果对方也看过张竞生的《性史》,那就再好不过啦!有符合条件且欲联系者,可写信前来,并附上一张照片。“某君”最后保证:“不合原信寄还,绝对代守秘密”。
看看这位“某君”提的条件,也是相当奇葩,倘若放在当今,估计早已被万千女性口诛笔伐为“直男癌”了。
1931年上海益明书局出版的《求婚尺牍》,收录了百余篇求婚情书。
相比上面这位“某君”一位署名“胖的侬”的女孩子所写征婚广告更加别开生面。
单看此一笔名,就知道这是位胖姑娘。“胖的侬”说自己除了有些胖,性格方面则很温和。上小学堂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人很伶俐,很柔和,又很美丽”。两人互相爱慕,如胶似漆。后来男方托校长前来求亲,不料“胖的侬”之父看到男孩后,极力反对,并对女儿讲出了理由:“你身子已经太胖,性情又如此柔和,若再配上肥的他,将来生的儿子,岂不像胖冬瓜一样?你的性已太和,又配他的柔,将来岂不要软在一堆,变作棉花团么?”
无奈之下,“胖的侬”只好遵命分手,并发出征婚广告,用她的话就是:“能够有一个瘦弱身体、暴烈性的男性来破我的寂寞么?”
看民国单身狗如何“脱单”
“胖的侬”所写的征婚广告
失足妇女也来凑热闹
报纸征婚的热潮也引得妓女来凑热闹,细细读下来,文采竟也颇佳。
1922219日上海《民国日报》载文《堕坑妓女登报征夫》,内提一位黄氏名雪花的香港妓女,年方廿一,才貌双全,厌弃烟花生涯,生出从良意愿,特刊广告如下:
自维陋质,少堕烟花。柳絮萍轻,长途浪遥。
茫茫恨海,谁是知音?黯黯情天,未逢侠士。孽缘已满,夙债堪偿。
无奈未遇知音,难奏求凤之曲。每念红粉飘零之苦,同抱天涯落拓之悲。
好景无多,名花易谢。雅不欲托报章而择配,登告白以求凰。
翻觉红粉颜羞,难免文人讥讽;奈何东皇力薄。可恨护花无方。
章台作客,大半征逐风尘;惜玉怜香,总之花丛稀见。
叹年华之逝水,付夙恨以何如?
若蒙君子如司马之多情,小妹具文君之慧眼,不弃花丛贱质,请速惠临。
被招者,以二十二至四十三岁为合格,身价(赎身费)二百二十元,条件面订。
其实民国的征婚启事大部分还是画风正常的,193176日的《民国日报》刊登的一则女子征婚启事则非常务实:
一、面貌俊秀,中段(等)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
二、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
三、高尚的人格。
四、丰姿潇洒,身体壮健,精神饱满,服饰洁朴。
五、对于女子情爱,专而不滥,诚而不欺。
六、经济有相当的独立。
七、没有烟酒等不良的嗜好。
八、有创造的思想,和保守的能力。
正经的征婚启事
1931916日《大公报》上的一则军人的征婚启事,非常有那个时代的代表性,整篇启事包含的浓浓的“革命”节奏:
“余二十七岁。现中校职,世界主义之泛东方者。欲聘精通英文,具有姿色,富革命思想。长政治、外交,不尚虚荣,年在十七上、二十五岁下者为内助。有意者请函济南按察司街马子贞转刘海涛。”
整篇启事言简意赅,通过文字就感觉的到军人气宇非凡的“革命”气场,一股当时青年的朝气蓬勃迎面扑来。
1940年《新民报》一篇批评不正当征婚的文章
总结下民国单身男女的征婚套路,对男士而言,先把选择对象的标准说一说,如“身家清白”、“性情温和”,然后再夸夸自己“家道颇丰”,于是请应征者将玉照赐下,以便定夺。
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女士征婚则非常务实。1948年第32期的《时报》,提到了一位二十岁女士的征婚条件,共有七条,涵盖了工作、学历、年龄、外语水平、车房齐备以及疼爱女人等各个方面。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民国时的征婚启事的开放程度,相比今日的网络征婚交友,似乎也不落下风。挨个看下来,今日我们所见所闻的各种征婚版本儿,在民国的征婚广告中,早就司空见惯、付诸实行了
上一条: 晚清名医现形记
下一条: 论元杂剧《西厢记》中的评论干预
qnwxj.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期刊邮寄单号
点击查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