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版权
YOUTHLITERATOR COPYRIGHT
-
2025年05上总第901期
社长/总编辑:周贵玉
总 编 审:王长军
副 总 编 辑:刘思信
总编办主任:刘一鹤
编辑部主任:赵亚南
社 长 助 理:李晓玲
艺 术 总 监:宋 轲
编 辑:刘狄 张春梅 臧鑫
美 术 编 辑 :王志龙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21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1094/I
广告许可证:齐工商广字
23020040000026 号
主管: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主办:黑龙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杂志社有限公司
社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胜利小区 5 号楼
邮编:161005
电话:0452-2429996
印刷:廊坊市伍福印刷有限公司
邮箱:qnwxj@vip.sina.com
国内发行:齐齐哈尔市邮政局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399 信箱
邮发代号:14-26
发行方式:邮局订阅和自办发行
出版日期:每月8日,18日,28日
邮购: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杂志社有限公司发行部
本刊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蒙 王左泓 叶延滨 冯骥才
孙 莉 李曙光 李 琦 张抗抗
阿 成 常新港 梁晓声 韩 英
颜 楠
本刊声明
本刊作者文责自负,来稿不得侵犯他人版权,如有此类情况,本刊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本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因个别稿件原作者地址不详,请作者本人见刊后与本刊联系,以便寄发样刊。本刊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后一个月内未收到回复,可另行处理。
《围城》中女性的父权主义思想
马佳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
摘 要:一部《围城》,有人看到了人生困境,有人总结了孤独说,有人为此政治解读,有人体悟到了存在主义,但是更多的人,还是乐于从婚姻角度解读。本文从小说女性人物角度,解读她们的父权主义思想。
关键词:《围城》;父权主义
作者简介:马佳(1985-),女,辽宁沈阳人,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1-000-01
钱钟书的智慧在《围城》中俯拾皆是。被认为是民国第一才子的钱钟书向我们证明了那些永恒的爱情哲理,两性之间的相斥相吸是自古就有,尽管时代变迁了,可是男女之间在恋爱和婚姻过程中智慧的碰撞不会改变,尤其是女性,即使受过良好的教育,即使是经过西化的过程,即使甚至有些人还高举女权主义的大旗,但是中国的女性的骨子里终究是脱离不开父权主义思想。
细数围城中的女性,唐晓芙无疑是作者最钟爱的一个。有人说钱钟书因为对唐晓芙的偏爱而不愿把他嫁给虽“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的方鸿渐,这话倒有几分道理。钱钟书借着鸿渐感慨: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可是这真正的女孩子内心深处也自然而然地隐匿着父权主义思想。很多评论家苛责苏文纨的女人心计,可是这唐晓芙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小算盘么?在男权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里,唐晓芙纵然再西化也难免不受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埋于骨子里的。她享受年长她许多的方鸿渐的倾慕也乐于与其周旋。她也同样需要男人的追逐,尤其在家世才学俱佳的表姐身边,表姐不让她赴鸿渐的约而她偏偏要去就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唐晓芙和苏文纨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她们都需要男人的追逐,而这种需要和男人心底渴望被需要都是男权思想的一种表现。围城的女性形象中,最有才学的要数苏文纨。尽管她是留法博士,但是在苏文纨身上父权主义印记也十分明显。在油轮上尽管她最不喜欢小孩子也看不起寒酸的孙太太,可是仍然抱起小孩来体现母爱。尽管她贵为大小姐,也主动要求为方鸿渐缝补浆洗。尽管她未见得有多喜欢曹元朗也未见得觉得曹元朗有多如意,但是在赵辛楣家与赵母谈起先生仍然是一脸喜色。苏文纨并非不了解方鸿渐,并非看不透方只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可是在外人面前,苏文纨却屡屡给方鸿渐争面子,将本来有几分怯懦的鸿渐倒抬高起来,个中原因很大程度也是因为苏文纨的男尊女卑的父权思想,抬高了自己青睐的男人形象,也就等于在变相抬高自己。
无论是唐晓芙还是苏文纨,抑或是后来者孙柔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尽管是经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却乐于在方鸿渐面前仰视后者,甚至在恰当的时刻表示一下自己的顺从和无知。如果说唐晓芙和苏文纨的低眉顺目还只是偶尔为之,那么婚前的孙柔嘉更是将这种内心深处的父权思想表露无遗。比如在孙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也就是在方鸿渐和赵辛楣在甲板上偶遇孙柔嘉时,赵辛楣开玩笑说有一种鱼的嘴巴可以撑得下大床时,大学本科毕业,在当时算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孙柔嘉表示出来的是娇嗔地向方鸿渐求证。大不了孙柔嘉几岁的方鸿渐被尊称为方叔叔,但是这一声方叔叔间又有多少意味深长呢。奔赴三闾大学这个曲折艰辛却又妙趣横生的旅途中,孙柔嘉紧随赵方二人,特别是方鸿渐。比如在李梅亭与方鸿渐的几次冲突中,孙柔嘉双方都十分顺从,很少发表个人意见。在她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决策权是掌握在男人手中。当然,在方与她结婚之后的情境又另当别论。就像方鸿渐订婚后感慨订婚一个月,已仿佛有了个女主人,辛楣说她厉害,果然不错。对于孙柔嘉来说,方鸿渐可以说是她处心积虑才到手的丈夫,虽然这丈夫未见得令人满意。方鸿渐出身乡宦之家,留学归来,仪表堂堂,这对于既无显赫家世又无美貌才学的孙柔嘉来讲看似是一桩不错的婚姻。但是,孙柔嘉同样也能看到方鸿渐的懦弱性格,处事的冲动与封建大家庭的表面繁荣。甚至于在订婚后不久,方鸿渐就失了业以致夫妻俩要面对婚姻事业间的抉择。可是屡屡遇到此类问题,孙柔嘉都甘愿嫁夫从夫,虽然心中并非没有抱怨,但是仍然还主动利用自己姑妈的人际关系去帮助两个人间的小家庭。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婚后的女性往往安于现状,不愿改变婚姻关系。这也是孙柔嘉父权主义的一个表现。
苏文纨虽然是法国读来的博士,形式上西化但是思想却并没有完全的西化。她格外钟情于方鸿渐,却只能通过旁敲侧击的暗示去表露。面对自己青春逼人的表妹,不敢公开竞争,只能偷偷约会方鸿渐来家中私聚;在方公开属意她的表妹后除了骂句:“你--这混蛋。”之外也并无大胆追求的决心,只敢在背后搞搞检举揭发方鸿渐家底的小阴谋来表示自己的愤怒与能力。苏文纨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因为她自身的优秀。但是纵然遇到才学家世都不如自己的方鸿渐,苏文纨仍然愿意为他浆洗缝补,做一个平凡女人最日常的事。在苏文纨的生活字典里,并不是没有大女人的一面,甚至于有些人认为她专横,但是,我们看到她对方鸿渐更多的却是柔情。可以说,纵然高贵得不食人间烟火的女诗人苏文纨作为女人,也仍然有低微的平实的一面,而这样的一面,恰恰来自于她内心深处的父权思想,在她心中,即使平凡如方鸿渐,一旦成了她的丈夫,也是可以受她尊敬的。当然,也是因为同样的思维方式,使她认为女人注定是不能过于显露地去追逐男人的,只能以婉转的曲折的暗示去表露心机。纵然奔放豪迈的鲍小姐,也不愿意别人诋毁一点自己相貌丑陋的未婚夫,反而自己添墨弄彩地去自己渲染。
围城中的知识女性之外的那些深受家庭生活压迫的家庭妇女就更是父权思想浓重。比如方鸿渐的母亲只能熬到自己婆婆死后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却因为做儿媳做得太久,而不知道如何做婆婆了。两个儿媳也因婚姻而失去了自我,于家庭琐事之中勾心斗角,但是即使她们再怎样争取,却从来未敢妄想动摇家中方老太爷的权威。她们的家长里短只能通过女人间的相互计较中实现,她们若想争取权利,却大多数还只能吹吹枕边风,依靠彼此的丈夫去夺来那么一点点的利益,而自身在大家庭中并没有话语权。无论是在归国油轮上,方鸿渐遇到的孙太太,还是三闾大学认识的刘太太,或者是干脆是太太都是家庭生活的附属品。她们的存在感是因为她们生命的主页是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但是无疑,在事情的重大决策中她们是没有决策权的,甚至往往在关键时候愿意退一步。因为在她们眼中,女人的本分并不在于抛头露面,重要的选择也一律与她们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