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青年文学家杂志官方网站(唯一官方网站) 青年文学家编辑部投稿信箱:qnwxj@vip.sina.com  

期刊版权

YOUTHLITERATOR COPYRIGHT

2024年07上总第871期

社长/总编辑:周贵玉  
总   编   审:王长军  
副 总 编 辑:刘思信  
总编办主任:刘一鹤  
编辑部主任:赵亚南  
社 长 助 理:李晓玲  
艺 术 总 监:宋 轲 
编 辑:刘 狄  蒋 芸  张春梅 
          臧 鑫  邢旭婷   
美 术 编 辑 :姚  王志龙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21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1094/I  
广告许可证:齐工商广字 
23020040000026 号  
主管: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主办:黑龙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杂志社有限公司  
社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胜利小区 5 号楼  
邮编:161005  
电话:0452-2429996  
印刷:廊坊市伍福印刷有限公司  
邮箱:qnwxj@vip.sina.com 
国内发行:齐齐哈尔市邮政局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399 信箱  
邮发代号:14-26  
发行方式:邮局订阅和自办发行  
出版日期:每月1日,10日,20日  
邮购: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杂志社有限公司发行部  
本刊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蒙 王左泓 叶延滨 冯骥才 
孙 莉  李曙光 李 琦 张抗抗
阿 成 常新港  梁晓声 韩 英  
颜 楠  

本刊声明  
    本刊作者文责自负,来稿不得侵犯他人版权,如有此类情况,本刊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本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因个别稿件原作者地址不详,请作者本人见刊后与本刊联系,以便寄发样刊。本刊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后一个月内未收到回复,可另行处理。 

目前的位置:首页>> - 活动中心 >> 论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活动中心

论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发布时间:4/15/2014 2:28:15 PM | 浏览次数:306次
 
   李晓雯   黄淮学院 
   宋  晓   黄淮学院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发达和言语交际的自由,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应运而生,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旧词在不断消失和变化,新词也在不断地产生和发展,网络语言成了快节奏生活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通过对网络词语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不仅感受到了网络词语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还对网络词语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让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词语;形成原因;特点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晓雯,河南省新密市,就读于黄淮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第二作者:宋晓,河南省新密市,就读于黄淮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 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1-000-0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标志旧事物、旧观念的词语,有的逐渐在语言中消失了,有的逐渐缩小使用范围[1]。旧词不断消失和变化的同时,一些新词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比如网络词语的产生和发展。目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因其自身的特点自然而然地受到我们的青睐。我们不管是聊天、逛论坛,还是发微博等,网络语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部分中去。 
   对于网络语言,首先从“网络语言”的这四个字的构词结构上,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一种语言;其次,从它的外在形式、内在本质特点、形成原因等方面分析,它具有自己的特征,所以它应该属于语言的一种变形;最后,网络语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语言,所以说它也是社会语言学的一种。社会语言是语言学走出象牙塔、走出经院,深入到社会、深入到人民群众中的产物。它的兴起促使人们用一种新的眼光审视语言。[2] 
   二.网络语言的形成原因 
   首先,网络语言是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所以,科技是网络语言形成的基础。网络的普及,让许多网络新词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例如,2012年过完年开始,南方许多城市大雨连绵,没见过几个晴天。网友忍不住在网上吐槽,在微博上大呼“许仙真的不在我们这里,别再下雨了”,这条微博让“白素贞体”在网络上兴起,并迅速蹿红。“白素贞体”正是在微博和网络的作用下迅速传播,并被人们当做一种消遣。由此可见,网络语言离不开科技的快速发展。 
   其次,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宝贵,工作竞争激烈,社会压力大,人们需要高效率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人们基于节省时间和上网费用等现实原因的考虑,这也使网络语言的产生变成了可能,它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例如,网上聊天主要是通过键盘操作来完成的,但是为了节省时间和金钱,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加简单快速的输入方式来表达自己,比如“886”是“拜拜了”,“IDK”是“我不知道”,“Zzz……”是睡觉的样子。 
   再次,言论更加自由、思想更加解放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家开始追求一种更加舒适、放松的环境,人们勇于摒弃传统,崇尚创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网络语言。例如,“囧”本义光明,但是如今大家都把它理解为象形字,用以表现郁闷、悲伤时的脸部表情。还有“打酱油”本来是指孩子大了,可以帮忙做家务,通常是指自己不再年轻,但是现在是指公众话题漠不关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这些词语新的内涵,而且这些新的内涵被大家逐渐接受并广泛使用。 
   最后,网络语言的形成也与频繁使用网络语言的社会群体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有密切的联系。由于经常上网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学习压力较小,还未感到生活的压力,追求个性和自由,喜欢标新立异。例如,“喜欢”说成“稀饭”,“这样子”说成“酱紫”,还有火星文的使用。最近,“何弃疗”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它是“为何放弃治疗”的简称,大多用来调侃周围的朋友奇怪搞笑的行为,这反映了年轻网友的娱乐精神及对网络语言的喜爱。 
   三.网络语言的特点 
   首先,网络语言具有高时效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互联网将全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网络交际不断自由化,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尽情交谈。例如,“淘宝体”“用一句话证明体”“菊花体”等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在说说、微博、帖子等中“秒回”“秒赞”成了一种时尚,“hold住”“你out了”等词语曾风靡一时。可见,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发展快、进步快、更新快。 
   其次,它具有多样性、简洁性。网络语言的形式多样,它可以由汉语、外来语、数字、符号等组成,能够在更加直接、简洁地表达人们的感情和想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例如,“人艰不拆”是“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的意思,“1314”代表“一生一世”,“GF”是“girl friend”的简称,“^_^”代表微笑。 
   最后,它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是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体的,这个群体的受众喜欢追求新事物,乐于创造,娱乐精神很强,喜欢使用新奇而又有趣的语言,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例如,槑同“梅”,这个“槑”两个“呆”字组成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70345”表示“请你相信我”,单纯的数字组合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还给人们带来了疑惑,别人不能轻易参透其中,显示了作者的聪明,体现了年轻人标新立异的心理。 
   四.小结 
   总而言之,网络语言是一种比较活跃的语言,它体现了语言的多样化,也体现了现代人的娱乐精神。人类是先有语言,后有语言规范的。语言不断规范的过程,就是人们学习新规范的过程。所以,面对网络语言的流行,我们要持正确的态度,不断深入研究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动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和使用网络语言。语言的规范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不仅需要媒体的积极配合、老师的正确引导,更需要我们严格自律,这是我们大家的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上一条: 生活家与工作哲学
下一条: 现代汉语逆序词特点初探
qnwxj.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期刊邮寄单号
点击查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