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青年文学家杂志官方网站(唯一官方网站) 青年文学家编辑部投稿信箱:qnwxj@vip.sina.com  

期刊版权

YOUTHLITERATOR COPYRIGHT

2024年07上总第871期

社长/总编辑:周贵玉  
总   编   审:王长军  
副 总 编 辑:刘思信  
总编办主任:刘一鹤  
编辑部主任:赵亚南  
社 长 助 理:李晓玲  
艺 术 总 监:宋 轲 
编 辑:刘 狄  蒋 芸  张春梅 
          臧 鑫  邢旭婷   
美 术 编 辑 :姚  王志龙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21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3-1094/I  
广告许可证:齐工商广字 
23020040000026 号  
主管: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主办:黑龙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杂志社有限公司  
社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胜利小区 5 号楼  
邮编:161005  
电话:0452-2429996  
印刷:廊坊市伍福印刷有限公司  
邮箱:qnwxj@vip.sina.com 
国内发行:齐齐哈尔市邮政局  
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399 信箱  
邮发代号:14-26  
发行方式:邮局订阅和自办发行  
出版日期:每月1日,10日,20日  
邮购:齐齐哈尔青年文学家杂志社有限公司发行部  
本刊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蒙 王左泓 叶延滨 冯骥才 
孙 莉  李曙光 李 琦 张抗抗
阿 成 常新港  梁晓声 韩 英  
颜 楠  

本刊声明  
    本刊作者文责自负,来稿不得侵犯他人版权,如有此类情况,本刊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本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因个别稿件原作者地址不详,请作者本人见刊后与本刊联系,以便寄发样刊。本刊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后一个月内未收到回复,可另行处理。 

目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作品 >> 民国吃家
优秀作品

民国吃家

发布时间:5/23/2018 3:05:18 PM | 浏览次数:373次
/二毛
  袁世凯算得上是民国吃家第一人,好吃清宫菜,更爱吃家乡河南的美食。袁氏娶了九房姨太太,其中还有三房朝鲜姨太太,其中多位都擅长做菜,包括苏菜、天津菜、高丽菜等等,他也是有口福。
  袁世凯饭量很大,连餐具都是大一号的,大瓷盘、大瓷碗,吃起来够痛快。快六十岁的时候,袁世凯还能吃下整只鸡和鸭。袁氏信奉“能吃才能干”的信条,常把“要干大事,没有饭量可不行”挂在嘴边。
  更绝的是袁世凯爱吃人参、鹿茸之类的滋补品,但他不像常人那样用水煎服,而是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嚼着吃,有时候吃得自己流鼻血。
  都说鲁迅的笔下功夫厉害,他在“吃”上也不落后,在北京生活期间,到处踅摸好馆子吃好吃的。鲁迅爱喝酒,每顿饭必喝酒,酒量不大,还经常喝醉。因此,鲁迅很喜欢当时北京广和居的一道叫“三不粘”的菜,这道菜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更主要的是它还有解酒的功用。
  虽然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总是严肃的,但是你能想象鲁迅其实超爱吃零食和点心吗?鲁迅最爱的点心是萨其马,鲁迅觉得吃甜点可以缓解工作中的紧张疲劳。嗯,很多女孩子也是这么想的。
  梅兰芳的口味南北兼通,既爱北京的传统小吃,也爱吃川菜里的宫保鸡丁。但受家庭影响,加上唱戏保护嗓子的需要,梅兰芳的饮食基本上还是以淮扬菜为主,如鸡汤煮粥、蜜汁火腿、霸王别姬等都是他爱吃的菜式。
  梅兰芳每天必喝的是鸳鸯鸡粥。为了保护肺和嗓子,且因喜欢清淡,梅兰芳养成了“三不吃”的饮食习惯:不喝酒,不吃动物内脏,不吃红烧肉之类的油腻东西。
  胡适是安徽绩溪人,徽州一品锅是绩溪名菜,也是胡家待客的拿手菜。
  胡适好酒,但酒量不大,年轻时曾因饮酒误事,后又患心脏病,所以后来饮酒很节制。一次胡适去青岛,闻一多等教授设宴款待。席间,三十坛花雕酒转眼喝完。胡适眼看酒力不支,于是从怀中掏出一枚戒指请大家传看,只见戒指上刻着两个字:戒酉。原来这两个字是夫人江冬秀为劝丈夫戒酒亲自刻上去的。只是由于江冬秀文化水平低,将“戒酒”误刻成“戒酉”。大家看了,便不再为难胡适。
  张爱玲在小说《心经》中有段描写:“许太太对老妈子说,开饭吧,就我和小姐两个人,桌子上的荷叶粉蒸肉用不着给老爷留着了,我们先吃。”
  张爱玲爱吃粉蒸肉已经到了哲学层面,她曾说,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广东女人像糖醋排骨。
  张爱玲爱吃的菜多是母亲、姑姑亲手做的。只有在和胡兰成热恋时,才喜欢拉着他吃街头小吃,一副小女人情态。她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提到的一个小吃叫“大饼油条”。
摘自《民国吃家》
上一条: 青城探幽,画笔氤氲的奇妙仙境
下一条: 昆明菜
qnwxj.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
期刊邮寄单号
点击查询信息